为什么很多企业越来越重视私域流量,一个是公域流量越来越贵,第二个就是用户体验要求越来越高,视频号小程序+公域+私域组合新玩法,赋能企业营销新增长。流量的主体并没有发生改变,人还是那些人,用户还是那些用户,只不过场景变了。所以场景的转变,是私域流量与公域流量最本质的区别。
一、引流的场景变了
做公域流量的经常会提及一个词ROI,当ROI大于1的时候,意味着我在公域里投放出去获得的收益要大于我付出的成本,那么这件事情就是赚的。如果ROI小于,意味着收益兜不住成本,这个时候我们就得优化或者立刻暂停。
随着公域获客的成本越来越高,那我们就不得不去寻找更多获客的方式,这就直接导致了引流场景的转变。过去我们可能会通过百度竞价、直通车、信息流等方式去获取用户,为了降低获客成本或者提升利润,我们可以更多的通过互推、异业合作、线下推广等方式来进行获客。但是无论场景怎么转变,本质上还是公转私的一个过程,都是把公域的流量沉淀到私域流量池里。
有一个鱼塘理论,很好的解释了公私不分家的原因。我们可以把公域流量比喻成江河,私域流量比喻成鱼塘,我们需要把河里的鱼苗捞到鱼塘里进行喂养成大鱼,然后再卖出去。这个鱼塘里的鱼苗其实就是从河里捞过来的,就好比私域里的用户都是从公域来的。所以没有绝对的私域,也没有绝对的公域。
二、培育的场景变了
过去我们做公域流量,其实更多的是一种销售的思维,并没有培育的概念,也就是说当用户进来之后,其实我真正想做的只是可以直接把产品销售出去。但到了私域流量之后,在产品与用户销售这个过程,我们还加入了培育这个动作,其实就是用户关系的升级以及经营。
你不是不信任我吗?那我就先让你信任我,而不是着急硬生生的把产品推销给你。用户关系的经营培育,才是私域流量最核心的本质。过去我们开个淘宝店,所有的引流、转化动作都是在淘宝平台上,而且比拼的并不是与用户之间的关系,而是比产品质量、价格、销量、排名、优惠福利等。也就是说公域上的动作都是基于能够符合平台的规则来获取到更多的进店用户以及转化用户。
如果说公域玩的是平台规则,那么私域玩的就是用户关系。包括现在的小红书、抖音、快手等,虽然这些平台也有自己的私域,但是由于社交属性很弱,私域也只不过是摆设而已,做这些平台的人并不是在研究私域,而都是在研究平台规则,标题要怎么写比较吸引人?封面要怎么制作?视频时长多久合适等,而在微信生态里,天然的社交属性就是做私域流量的不二选择,确切的说,目前做私域的企业都是基于微信生态来做的。而视频号又是今年做私域的重中之重。
三、转化的场景变了
以前我们做公域平台,基本上都是在平台上一条龙服务,从引流到转化都是在公域平台上。假如开一个淘宝店、拼多多店铺,并不会想着把用户沉淀到私域流量池里,而是直接在店铺上进行转化。随着私域流量越来越火,很多商家都已经有意识要把用户沉淀到私域上,然后再进行转化。
如果想要在私域流量上转化,也就是形成所谓的闭环,我们得借助小程序商城,目前市面上比较有名的就是大师熊,大师熊视频号小程序+直播分销+公域+私域模式相结合,不仅为企业带来了流量和销售的增长,更提升了品牌的知名度和口碑。通过直播活动的展示和互动,企业能够更直观地展示产品特点和服务优势,增强用户对品牌的认知和信任。同时,分销机制下的用户分享和推荐,也能够进一步扩大品牌口碑和影响力,吸引更多潜在用户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