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业内人士分析,便利店少人化、小店化看似经营模式简单,实则对选址、成本控制都有极高要求。
一是选址。根据德勤咨询对便利店消费者调研数据显示,有80%顾客因为距离近而选择便利店进行购物,可见便利性是驱动消费者在该场景消费重要因素。为保证便利性,全时等传统便利店无一不将扩张放在战略首位,选址是基础。
二是成本。从传统便利店成本构成看,主要包括店租、人工、水电费。租金、人工成本在逐年均呈现上涨趋势。根据毕马威联合CCFA发布的《2019中国便利店发展报告》,中国便利店运营成本高昂,便利店近95%成本为硬性支出,两项合计年平均支出为238万元。而根据全时发布招商加盟资料,一家便利店投资价格超过150万,超重资产和高频薄利回报导致资金链极其脆弱。
这一现状要求传统便利店降低成本同时提高毛利率。结合新零售,立足社群团购布局线上,实现“小店规模提供大店sku服务”,渠道和品类扩充无疑成为传统便利店转型方向。
此外,鲜食也有利于毛利率和净利率提升。外资便利店提供商品主要为食物,以7-11为例,快餐速食是其商品销售额和毛利最大组成部分,销售占比达42.9%,毛利贡献46.6%,饭团等商品贡献销售额占比极高,且能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相比之下,本土便利店主要商品品类仍为加工类食品,对于速食、鲜食涉足较少。高达45%国内便利店生鲜、鲜食销售占比不足20%,以鲜食拉动增量潜力巨大。
2.传统便利店转型升级领跑者
传统便利店从业者并非止步不前,诸多便利店纷纷寻求转型升级方式。“便利店实力是商品实力”,7-11每个饭团独具匠心,全家便利店也有“食品研发中心”。利用鲜食打造品牌特色,使品牌拥有主动权不止是外资便利店专有,我国本土便利店纷纷利用鲜食打破困境,并借此成为行业领跑者。
这其中先行者便利蜂,获腾讯、高瓴资本战略投资2.56亿美元,鲜食就做为重要底牌投入极大。一方面,鲜食可以撑起营业利润,另一方面,鲜食帮助便利店构造消费场景,也为便利店提供赢得口碑机会。
疫情期间,便利蜂向武汉运送鲜食高品质高安全性为其圈粉众多,鲜食开发提供快速抢占市场基础,驱动利润增长。除便利蜂外,诸如苏宁小店、盒马工坊也投入大量资金技术支撑鲜食业务,并借此在疫情期间转危为安,甚至销量提高10倍以上。
3.便利店发展向好、未来可期
2020年初,商务部发布《关于推动品牌连锁便利店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鼓励品牌连锁店企业由中心城市向周边城市、小城镇及农村拓展,便利城乡居民消费。大力推进连锁便利店02O模式,开展全渠道经营。
政策表明,我国便利店发展仍处于黄金时期。而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我国便利店行业将以每年超过10%的增速增长,预计到2022年中国便利店行业销售额将达到4056亿元。
居民线上消费习惯在疫情期间得以培养,生活节奏加快对便利店鲜食需求爆发,冷链物流与电商模式支撑下,面对庞大增长机遇,传统便利店多渠道、多商品转型已成趋势。
便利店要从全时处吸取教训,积极发展社群团购,线上线下有效融合,增加社区覆盖深度和广度,迎风口而上指日可待。大师熊社群团购系统助力您从0到1一键起盘。